文 / 疤康医疗 2025-06-14
2025年6月6日至8日,第五届国际瘢痕疙瘩研讨会(The 5th International Keloid Symposium)在中国·上海举行。来自全球瘢痕医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共聚一堂,探讨瘢痕疙瘩的前沿治疗路径与长期管理机制。
作为国内深耕瘢痕防治的代表机构,疤康医疗创始人孙便友医生、成都疤康何雯医生应邀出席大会,并发表题为《疤康医疗万例瘢痕疙瘩治疗和管理经验介绍》的主题报告,向与会专家系统呈现了疤康医疗平台迭代十余年的瘢痕疙瘩治疗与管理体系。
开放式讨论中回应关键科学问题
在大会“开放讨论”环节,孙便友医生作为中国专家团五位代表之一,与中外专家围绕“瘢痕疙瘩究竟是何种疾病”、“为何难以治愈和复发”、以及“主要发病机制”三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万例实证沉淀,构建系统闭环治疗链条
疤康在近二十年间累计服务万例瘢痕疙瘩患者,是国内最早实行“签约治疗”与“疗效承诺”的机构。报告指出,相比传统“治疗一次即结束”的模式,疤康更加关注“长期控制、预防复发”的系统路径:
多学科协作:整合皮肤科、烧伤科、整形外科、放射科、康复治疗、心理辅导等专家团队;
多手段结合:在浅放控制复发的基础上,根据瘢痕具体需求,结合药物注射、激光、环钻、切除缝合、核切术、原位皮片回植术等技术联合使用;
阶段目标明确:从炎症控制 → 消退评估 → 动态随访 → 防复发管理;
数据驱动优化:构建基于病历、随访、照片的全过程数据库,用于方案持续优化。
随访系统引关注
疤康呼吁纳入行业共识
现场,来自成都疤康的何雯医生重点介绍了疤康数十年构建的随访管理平台。这一系统通过线上定期照片追踪、症状变化记录与远程干预,有效监测瘢痕复发风险:
降低患者焦虑:随访期间解答患者疑问,降低因担忧复发而导致的过度就诊;
发现炎症苗头:提前识别新生炎症(如痤疮、毛囊炎)并干预,阻断新瘢痕形成;
识别复发信号:如红肿、瘙痒、硬度变化及时处理,避免复发扩大;
个性化再干预: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实施小剂量加强治疗,实现高标准控制。
多位参会专家,对疤康的随访机制表示认同,认为“治疗+随访”模式将是提高瘢痕疙瘩控制率、降低复发率的重要抓手,应被纳入瘢痕疙瘩诊疗标准共识体系,形成长期可持续的治疗闭环路径。
共建互助平台,助力患者少走弯路
在持续优化治疗体系的同时,疤康医疗也关注患者就医过程中的情感支持与信息互助。为此发起并建立“疤友交流群”,邀请有治疗经验的患者志愿者与新患者开展交流,分享真实治疗经历、康复感受与注意事项。
这一平台不仅让初诊患者能够更真实地了解瘢痕治疗的流程与预期,也增强了患者之间的信任与共情,帮助更多人少走弯路、早期干预、科学就诊。
科学治疗·公益先行
致力降低中国烧烫伤致残毁容率
在介绍瘢痕管理体系的同时,报告还回顾了疤康在烧烫伤预防教育上的长期投入。自2014年起,疤康医疗创始人孙便友医生联合国家一级演员胡亚捷设立“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11年来持续在全国30个省区、市州县推广儿童烧烫伤预防教育,累计落地758个县区、100+医院、700+公益组织,构建起从预防到治疗的公共健康防线。
该公益行动已被纳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未成年人保护法》《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课程指导纲要》等国家政策文件,展现了疤康以行业力量助推“从源头减少瘢痕患者”的社会责任。
用三件事走三十年
用专业共建中国式瘢痕治理体系
从“个体疗效保障”到“群体规范化管理”,再到“公共健康守门人”,疤康始终坚持做三件事:专注提高瘢痕治疗效果;专注推动科学随访体系落地;专注开展烧烫伤公益宣教。
正如孙便友医生在演讲中所言:“我们相信,做好一件事,可以改变一个人;坚持三件事,可以改变一个行业。”
疤康愿继续以患者为中心、以疗效为核心、以责任为准则,与全球同行一道,共建更加系统、高效、人文的瘢痕治理方案。